侘之器,陳加峯,陶藝,展覽,台北市,台北地下街,倏忽空間,國立臺東專科

  • 訂單查詢
    聯絡我們
    購物說明
我的購物車
讀取中...請稍候

倏忽報導|從陶瓷器皿體悟樸質的生命美學

  • 分享文章到

主編:Yu-Hsuan Yeh /撰文:Tina Yang

 

       瓷器皿是許多人日常中所熟悉的存在,它們大多擔任了盛裝食物的功能,或著作為美麗花草的容器,默默地融入於人們的生活。然而,當我們靜靜地凝視陳加峯老師的陶瓷作品,便能感受到器皿除了實用性外,還蘊藏著「侘寂」之美。

 

 

       陳加峯老師擅長於大自然中汲取創作靈感,在2014年,第一次接觸到日本傳統美學「侘寂」(wabi-sabi),便有了很深的感觸。醞釀至今,以陶瓷器皿作為侘寂美學的載體,創作出一件件樸質的實用器皿,藉由這次的展覽「侘之器」與大眾分享:捨棄一切奢華裝飾的平淡簡樸之美。

       倏忽空間藉著本次展覽的機會,訪問了相當有親和力的陶藝家陳加峯老師,讓我們一起從老師的作品中體悟「侘之器」的生命美學。

 

 

倏  忽:加峯老師您好,「侘之器」是您第一次以實用器皿為創作主題的個展,想請問您以往較常做哪些類型的創作?以及為何這次會有如此地突破?

加峯老師:我以往展出的作品大多是具有實驗性質的藝術創作,也一直有將「侘寂」或者佛教裡的「空性」等概念融入其中。這次我希望將「侘寂」結合實用器皿,讓人可以真的拿來用,在使用的過程更直接的感受所謂的侘寂,或者是所謂的不完美,然後體會這個不完美其實看起來還是很美的。

倏  忽:本次展出許多為單一色系的作品,但有一部分的色彩較為繽紛,據說是運用了老師獨門的裝飾技法,可以跟我們聊聊此技法的製程嗎?以及您認為這系列器皿與侘寂的關聯?

加峯老師:色彩繽紛的這一個系列其實是從我過去的創作延伸出來的,我有許多創作會與布料結合。這個裝飾技法是將泥漿塗刷在布料上,用吹風機吹乾再拉扯布之後產生裂紋。同時裂開的效果是可以掌控的,透過不同的泥漿厚度與乾濕度來做變化。除了裂紋外我希望這系列還可以有流動性的線條,於是在一些沒有裂紋的部分融入中國水墨那樣抽象的流動感。或者有些作品是先寫下《心經》中的幾個字,然後再把它模糊而作出潑墨的效果。這項技法我已發展多年,後來接觸到侘寂這個概念,發現它能夠詮釋這樣的美感;自然而不規則的裂紋間透露著些許色彩圖樣,展現不拘束的美。

 

 

倏  忽:老師您於2014年,第一次接觸到本展覽作品的靈感來源「侘寂」,可以請您分享當時的經過嗎?

加峯老師:那是我在2014年去日本陶藝之森駐村時的事。為了做駐村創作的規劃,我提前五天抵達京都,每天早上會去東本願寺坐一個小時在那邊畫圖,還有觀察他們那裡的氛圍,藉此體會日本的傳統三大美學:物哀、幽玄、侘寂,其中我對「侘寂」最有感觸。我們所有的世間萬物都會因為時間不斷的演變,然後產生劣化,也就是崩壞,所以世間萬物沒有完美的。「侘寂」便是講求在不完美中欣賞感受美的存在,藉由自然萬物在四季中的生滅循環,體悟不完整的生命美學。我從2014去日本回來以後就是一直在創作上走「侘寂」這個路線。

倏  忽:請問您對「侘寂」的理解與感悟,在這幾年間有任何的變化嗎?

加峯老師:一開始接觸到侘寂,我是比較注意在外觀的上的探討,可是五十幾歲以後會提升到所謂的精神層面的部分。以前我的觀念是做實用器皿不能有任何的缺陷,要是有,那就會變成瑕疵品,但是現在的我會覺得什麼叫瑕疵?瑕疵這件事情其實很難去定義,那就要看用什麼角度去看待這件事。我認為這跟生命的歷練有關,像到現在這個年紀,就會覺得很多事情可以隨緣就隨緣。但是年輕的時候,如果遇到作品不完美或是失敗,心理的起伏會很大,但就現在的心境,侘寂給我體悟是:我已經很努力過了,但是如果最後的結果不如預期,不是我想要的那個樣子,我會試著去接受它,因為那就是一個過程。

這跟年齡心境有很大的關係,我近期開始關注所謂的減法生活(減法的藝術),可以不要就不要,能少就少,因為你也帶不走啊。但是對年輕人來講,如果已經有這個觀念那就太早了,年輕時還沒有到高峰,然後就掉下來,我覺得很可惜,所以我一直強調,現在對侘寂的體悟是以我這個年紀來解讀的樣子。

 

 

倏  忽:老師近期還有對什麼特別感興趣而想融入創作中的事物嗎?

 

加峯老師:最近臺東有一個非常棒的展覽,是江賢二藝術家的個展,他的作品充分地表現了對於海的情感,給我很大的啟發。現在我的生活大部分都在臺東,而海正是組成臺東風光很重要的元素,海的顏色變化、天空和雲朵在不同時間呈現的色彩,其實就是創作的靈感來源,我希望用我所擅長的技法去表現臺東的自然面向,以及我對於它的感受,可能之後就會朝這個方向發展創作。

 

倏  忽:真是令人期待!希望在不遠的未來能再次欣賞加峯老師的作品,謝謝老師的分享。